中国病毒学杂志

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中国微生物学会共同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双月刊,创刊于1986年,原名为《病毒学杂志》(Virologica Sinica),季刊。1991年更名为《中国病毒学》,外文刊名不变,2003年改为双月刊,自创刊以来,发表病毒学研究论文1000多篇,发表论文基金率为65%以上。曾三次荣获湖北省优秀期刊奖,被评为中国生物学核心期刊、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长期被BA(生物学文摘)、CA(化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文摘、医学文摘、农业学文摘等国内外20余种文摘及检索刊物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信息所“万方数据(ChinaInfo)系统”、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的期刊源。是CSCI (中国科学引文索引)、中国生物学和医学期刊的核心期刊。影响因子为0.553 (2003年统计数据)                

在论文中该如何去筛选条件和数据

时间:2024-11-28 11:49:36

1.明确研究问题和目标

精准定位研究问题:在筛选条件和数据之前,必须清晰地确定研究问题。
确定研究目标导向的数据类型:根据研究目标确定需要的数据类型。如果研究目标是评估药物疗效,那么主要的数据可能包括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如果是研究安全性,可能需要关注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发生频率、严重程度等数据。

2.考虑数据来源和质量

评估数据来源可靠性:数据来源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研究的可信度。对于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可靠的数据来源可能包括权威医疗机构的临床记录、经过严格同行评审的科学文献、政府部门的公共卫生数据等。
检查数据质量标准:评估数据的质量,包括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和时效性。

3.依据研究设计筛选条件和数据

实验设计相关条件筛选:如果是实验性研究,如临床试验或实验室实验,根据实验设计的分组情况筛选数据。

观察性研究的条件筛选:在观察性研究中,根据研究的观察指标和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数据。

4.数据筛选的统计学和实际意义考量

统计学意义筛选:从统计学角度考虑数据的有效性。

实际意义考量:除了统计学意义,还要考虑数据的实际意义。即使某些数据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但如果其实际差异非常小或在实际应用中没有价值,也需要谨慎考虑是否纳入。例如,在药物研究中,虽然两种药物在某项指标上的差异在统计上显著,但如果这种差异在临床实践中不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或生活质量产生实质性影响,那么这个数据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可能有限。

5.数据的可操作性和可解释性筛选

可操作性筛选:确保筛选的数据在后续的分析和处理过程中是可行的。
可解释性筛选:选择的数据应该是易于理解和解释的。在研究报告中,需要对数据进行解释和讨论,因此筛选的数据应该能够与研究问题和研究结果建立清晰的逻辑联系。避免选择那些难以解释其意义或与研究目标关联性不强的数据,以免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出现数据堆砌而无法有效阐述研究观点的情况。